随着学院秋季球类运动会比赛的一声哨响,秋季各项文体活动陆续展开,校园课外活动如火如荼,气氛空前高涨,将陕西交通技师学院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推向了高潮。
多年来,学院适应时代要求,传承交院基因,彰显文化引领,积极探索学生成长成才供给侧改革,将学院文化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,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源头上着力、强固了文化育人功能。努力构建教育与专业技能教学紧密结合的“崇德尚技”育人体系。加强交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通,积极传承与弘扬优秀校园传统文化,举办各类主题活动,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,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相互融通,文化与职业文化前置对接,形成了“全员全程全方位”文化育人的新格局,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技工教育特色、传承交通基因、体现工匠精神的中职教育文化育人的新路子。
学院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,牢固树立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,从素质教育实践为切入口,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,紧贴技工院校学生实际,细化教育活动方案,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鼓励和支持各类学生社团活动,成立了多个学生社团组织,在校生全覆盖。
1、落实课间活动,增强学生体质
根据学院生源的城乡分布,为丰富学生课间业余生活,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文化多方面兴趣,从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为突破口,在国庆节后,我院开展了球类比赛,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,切实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。师生齐参与,校园处处都充满着运动带来的生机与活力。课间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,而且也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,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体质,尤其是培养和激发了学生体育活动兴趣。
2、组建兴趣小组,开展好“专业技能+体育兴趣特长”活动
以兴趣小组为载体落实“专业技能+体育兴趣特长”活动,让每个学生有一项兴趣特长兴趣。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特长,实现在校生全覆盖。学校组建起了多个兴趣小组,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,对活跃学生的校园生活,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张扬学生的个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。不但丰富了师生们的课余生活,为师生交流学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,让师生们在课后的兴趣课堂里教学相长,相得益彰。同时,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兴趣特长生,这些特长生不但在学习中得到了成长,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。
3、定期开展“德育活动”
以学院素质素质课为载体,通过校内校外,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、培训与讲座等课程教学的形式,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,形式不同,主题不同,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“热爱祖国”、“理想情操”、“文明礼仪”、“遵纪守法”、“加强环保”、“学会感恩”、“珍爱生命”、“关爱他人”、“安全知识”等多方面的教育,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,提高了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。
4、利用社会资源、拓展教学空间。
由于校内资源有限,拓展教学空间,采取走出去,请进来的方式,让学生走出课堂,走出学校,走向社会,在活动中拓展知识,在实践中获得经验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各类活动的开展不但印证了努力的付出,更加紧扣学院实际,以文体活动项目为引领,积极引领和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,通过活动引领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的信心。